

金花石蒜 (Lycoris aurea Herb) 屬名是希臘神話中女海神的名字:石蒜科學名:Lycorisradiata,多年生草本植物
原產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,日本九州以南及台灣。台灣以東北岸海
坡地與鄰近山區居多。
瀕危狀態:嚴重瀕臨滅絕。
生態特性:金花石蒜株高30-60 cm,莖屬於肥大鱗莖具鱗片
葉成劍形、花梗長、花絲特長、花形大且色彩艷麗。
花為頂生數朵小花,花瓣向外反捲,果實屬於蒴果。
金花石蒜花形宛如龍爪,因此又稱為龍爪花。
被列為嚴重頻臨滅絕稀有植物。
地理分佈:分部於日本琉球及台灣。台灣分佈於萬里、金山
野柳、鼻頭角、基隆嶼、宜蘭圳頭之雙連埤、花蓮太魯閣
綠水、南橫新武呂-下馬一帶,還有墾丁公園地三區
高位珊瑚礁上。
關於金花石蒜:又名『忽地笑』『峽谷之花』『彼岸花』『龍爪花』…等
鱗莖近球型外有紫褐色薄膜,葉基生、狹條型背部有粉綠色帶。夏秋之交花莖破土而出,花序頂生傘型約有5-7朵,花瓣6枚長彼針型
花瓣反捲如龍爪。由於花朵與葉子互不見面所以有
『見葉不見花,見花不見葉』之特性,故又被稱為
《無情無義》之花。春天是球根,夏天生長葉子,秋天立起開花冬天葉子又慢慢退去。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,相念相惜永相失,如此輪迴而花葉不相見,也有著永遠無法相會的悲戀之意。
龍爪花因長相奇特又美麗,日本人特愛此種花型所以引來採花賊大量挖取銷往日本,這有就是因為此緣故讓早年台灣北部到東部普遍分佈的金花石蒜,何以會快速消失的原因。現在只有在人機難至的懸崖峭壁保有小小生存空間,北海岸因為保育生態知識的提升,已有復育成功的小面積。愛花人事見到金花石算不禁輕輕驚嘆,但,在賞花枝魚請勿動手攀折這樣才可以讓花朵繼續衍生,倘若見到有小小小規模之復育區,也請勿踐踏復育區塊,因開花期間不見苗葉,怕因踐踏而傷其苗葉。有請愛花人士多多包涵。
其葉片,需很注意才會發現。